德蕾莎修女(中)從美國總統隆納·雷根手中接受自由獎

德蕾莎修女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演說 (轉載)

「窮人是很美妙的人。
有一天晚上我們出去, 在街上找到了四個人。其中一人情況極為惡劣,
我告訴修女們說: 你們照顧另外三個人,我照顧這個情況比較差的人。
所以我盡量在她身上表現我的愛,我把她安置在床上,她的臉上露出很美的微笑。
她握住我的手,只說聲『謝謝』就斷氣了。」

「我禁不住在她面前檢視自己的良知,
我自問:如果我是她的話,我會說什麼呢? 我的答案很簡單。
我會努力稍微引起別人來注意我,
我會說,我很餓, 我快死了, 我很冷,我很痛苦,或者什麼的;
但是她所給我的更多, 她把表示感激的愛給了我。她死時臉上露出微笑。
我們在下水道中找到的那個男人也是如此;他被蟲咬得半死,我們把他帶回家。
『我活得像街上的一隻動物,但我將死得像一位天使,為人所喜愛、關照。』真是美妙,
我看到了那個男人的偉大, 他能夠那樣講話,能夠那樣死去,不責備任何人,
不詛咒任何人,不去比較任何事情。像一位天使,這是我們的人民的偉大。
所以我們才相信耶穌所說的:
我飢餓,我赤裸,我無家可歸, 我不為人所需要, 不為人所愛,不為人所關照,
而你對我做了。」

「我相信我們並非真正的社會工作者。
在人民的眼中,我們可能是在做社會工作,但我們實際上是在世界心中沉思默想的人。
我們二十四小時在接觸基督的身體……
我認為,在我們的家庭中,我們不需要炸彈與槍炮,來破壞或帶來和平,
我們只要聚集在一起,彼此相愛,帶出家庭的那種和平,那種喜悅,那種力量。
我們將能夠克服世界上所有的罪惡。」

「我將以所獲得的這個諾貝爾獎,努力為很多沒有家的人建立家庭。
因為我相信,愛始於家中,如果我們能為窮人創造家,
我想,越來越多的愛將會發展出來。

藉由這種了解的愛,我們將能夠帶來和平,成為窮人的福音,
先是我們自己家庭中的窮人,然後是我們國家和世界中的窮人,
為了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們的修女,我們的生命必須與禱告結合在一起。

她們必須與基督結合在一起,才能夠了解,才能夠共享。
因為與基督結合在一起, 就是能夠了解,能夠共享。

今日世界有這麼多痛苦,當我在街上找到一個飢餓的人,
我給他一盤米飯,一片麵包,我已經滿足。我已經排除了那種飢餓。
但是一個人被隔絕,感覺不為人所要,不為人所愛,心裡很驚恐,
一個人被從社會驅逐出去,那種窮苦多麼充滿傷害,那麼無法忍受,
我發覺那是很艱苦的,
所以,讓我們經常以微笑彼此見面,因為微笑是愛的開始,
一旦我們開始彼此自然地相愛,我們就會想做點事了。
 

(選自《諾貝爾和平獎語錄》

 

1910

德雷莎修女出生於阿爾巴尼雅的SKOPJE

1948 離開修道院的工作,走入貧民區, 為加爾各答街頭的窮人服務

1950 正式開始仁愛傳教修女會在加爾各答的工作

1952 創立垂死之家

1957 開始為麻瘋病患服務,並擴大服務的區域

1960 在這一年 印度已經開了二十五所收容之家

1971 德蕾莎修女獲得教宗若望23世和平獎

1979 德蕾莎修女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1997 逝世於加爾各答 享年87,印度以國葬儀式向她至上最敬意

 

1910年8月27日德蕾莎修女誕生於南斯拉夫的Skopje,她原名為Agnes Gonxha Bojaxhiu,建築包商,經營一家小公司,她有一位大她6歲的姊,一位大她3歲的哥哥。父親在德蕾莎修女7歲時去世了,此後由母親以女紅的工作來養活全家。12歲時,她在一所天主教的國小上學,她回憶當時她已經有感受到服務窮人是她的天職。
18歲時她離開Skopje的家,加入愛爾蘭社區修女會,經過數個月的在都柏林的訓練後,她被分發到印度加爾各達。1928年她立誓成為修女。
從1929年到1948年德蕾莎修女在加爾各達的聖瑪莉高中(St. Mary's High School )任教,但是她默默的承受著當她看見修女院高牆外的窮人那種深刻印象所造成的內在痛苦。1946年她獲得教皇的允諾離開教會學校專心奉獻於服務窮人的工作,忙碌於貧民窟之中,僅管她並沒有足夠的資金,但她仍然為無家可歸的孩子開辦露天的學校。很快的有更多的義工加入她的行列,接著金錢上的援助也隨之而來,同時這些援助還來自於各種不同的教會團體。其中也包括官方加爾各答市政府。這也促成了她能夠不斷的擴大她的慈善工作,1950年10月7日她獲得教會的允許,開始她自己的"慈善修女會"的生涯。她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去愛並且去照顧那些沒有人關懷的人。
今日這些工作己包涵了3000位修女,和上千位修士遍佈整個印度。他們之中許多人也接受正式的訓練成為醫師、護士、社工等專業人員,來幫助整個體系更有效的運作並且在其他的天災人禍方面都能夠發揮連帶的功能,包括在水災、疫情流行、饑荒和難民。
"慈善修女會"共有50個人道救援的計劃在遍及印度,其中包括了為貧民區、兒童之家、麻瘋病人之家、垂死之家、診所、肢障及智障療養院。而這些工作在其他國家傳播開來。在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等地區都有慈善修女會的機構。在英國、美國(布朗克斯的南區)、義大利也都有。
修女的工作也受到全世界許多人的關注和認可,在1971年德蕾莎修女獲得教宗若望23世和平獎,1979年德蕾莎修女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來表揚修女在於對人道救援工作及世界和平的努力。
德蕾莎修女逝於1997年9 月5 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恩捷 的頭像
    恩捷

    恩捷的家

    恩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